原声 | 小众音乐人×2018华语院线片
2018年的华语电影内容如果有关键词的话,大概就是“小人物的生活”。从《我不是药神》的封神到《无名之辈》的出名,普通观众几乎是发自内心的认可这一类让当代小老百姓来做主角的电影。
这一年里,莫名其妙的烂片赚到大钱的情况少了一些,更多的纪录片和非好莱坞的引进片出现在了院线大屏幕上,更多的小众音乐人贡献了电影的配乐和插曲。以下便是对2018年上映的、有小众音乐人参与的华语院线片所做的一次小规模盘点。
配乐篇
1
狗十三
×
白水(配乐)
腰乐队(插曲)
这是一部原本能在2013年上映的影片,导演曹保平在此之前有《李米的猜想》和《光荣的愤怒》,此后则有《烈日灼心》与《追凶者也》。《狗十三》看上去似乎与其中任何一部都不太一样,它以十三岁少女和两条狗串起整个故事,近乎白描般呈现出成长中的对抗与残酷时刻。
收起早期鲜明的愤怒,导演在《狗十三》中,没有把家长完全放在反派的位置,他在刻画少女委屈的同时,也描绘了大人的无奈。但最巧妙的地方也在于此,大人每一次看似用心良苦所做出的“为你好”,都在使用错误的方式和态度,以一个谎言接替另一个谎言,以敷衍和专横来替代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
在这样的故事之上,音乐人白水所做的原声,注定带着阴郁的底色。如果说配乐是命题作文式的创作,那么白水绝对是在切题的同时还能散发个人风格的高手。他以钢琴的无序和疏离映照着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撕裂,而他近些年所做的实验电子方面的尝试,则在与电影画面的配合中,得到了更加具象的施展。
数字合成器和采样噪音的运用是这张原声的重头戏,比起为了配合情绪渲染而进行的大量音色叠加,白水的音乐语言是极简的,凭借着音色本身的延展所带来的回响,营造出了更具想象空间的音场。加之他对片中人物情绪的精准观察,最终使得配乐如同水渗入大地一般,完成了与镜头语言的默契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人罗可居担任了这张原声中三支作品的配器演奏,民谣女歌手袁田担任了片尾曲《夜花》的作词和演唱,这三位老搭档也共同参与了《烈日灼心》的配乐工作。
喜欢音乐的观众还会在《狗十三》中发现,女主角房间的墙上贴着枪花主唱Axl Rose和艾薇儿专辑《Under My Skin》的海报,而且她在自己屋中先后播放了腰乐队的《紧张》、《不哭》以及Nirvana的《Breed》。
青春期的叛逆是一个自我重建的过程,可惜小小少女的叛逆才刚刚冒出星火,就被冰冷的成人法则熄灭了。
2
暴裂无声
×
王宇波(配乐)
《暴裂无声》是忻钰坤导演继《心迷宫》后的第二部作品,核心元素依然是悬疑和隐喻。影片以挖矿的农民、律师、煤老板这三个角色来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农民因生理性失声而不能说,律师为自保而不敢说,老板为了更多利益而不让别人说。在不同意义的“无声”中,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无所遁形。
负责本片配乐的是音乐人王宇波(小雨),他曾先后组建“撕裂”和“IDH”两支摇滚乐队。伴随着音乐路上的不断探索,王宇波建立了个人项目“Hollow Shadow”,发行两张专辑后前往海外高校专业学习艺术与音乐,并在此期间转入电影音乐的创作。
《暴裂无声》的配乐有着很强的实验性,王宇波利用合成器和电子元素,以极简的方式创造出了华语电影中难得一见的音乐语言。惊悚、神秘、沉重、压抑,配合影片中荒凉的土地与暗黑的情节,带领观众一步步走向庞大而无声的绝望。
王宇波说这张原声是对2018年初离世的冰岛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 的致意,我们确实能够从中嗅到一些与《边境杀手》、《降临》等Jóhannsson配乐作品相似的气息。Jóhannsson的配乐中有着独具特色的实验音乐与良好的古典根基,他曾与娄烨合作过《推拿》和《浮城谜事》,将在今年上映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配乐亦是出自他手。
作为一名配乐新人,王宇波为华语电影配乐带来了新鲜的颜色。在接下来的作品中,他会走出怎样的个人风格之路,值得期待。
3
生活万岁
×
莫西子诗(配乐)
崔健《阳光下的梦》(片尾曲)
作为中国版的《浮生一日》式影像,从《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和《极地》一路合作过来的两位导演程工和任长箴,这次带领团队在三个月时间里,拍摄了生活在不同城市的四十组对象,最终将其中十五组的故事呈现在了《生活万岁》中。他们把这部作品定义为非虚构影像,以采样和切片的方式来展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世间万象。
莫西子诗为影片贡献的配乐,配器以钢琴为主,小提琴为辅,一段段舒缓清隽的小品,恰到好处地承担起引子、过渡以及情绪辅助的功能。插曲则为各个人物的故事服务,比如徐小凤的《顺流逆流》是卖炒螺的明哥的人生之歌,自愿成为单车猎人的快递小哥在拥挤的宿舍中,用手机听李剑青那首讲述离乡生活的《匆匆》,盲人夫妇则在换琴前后分别在街头唱了《绿岛小夜曲》和邓丽君的《在水一方》。
无论原声还是插曲,都为人物的命运晕染上了一层特别的颜色。片尾曲《阳光下的梦》则是来自于崔健2015年以光为主题的专辑《光冻》,歌唱着人类最本初的生存欲望。导演曾在影片上映前说过,这是一部关于人在困境中奋力生活的电影,他们想做的就是对小人物的礼赞。
相较于两位导演前作的豆瓣超9分好评,《生活万岁》面临了趋于两极化的评价。部分学院派人士认为它剪辑混乱,内容煽情不够深刻,太像底层生活的摆拍,但更多的普通观众还是从中收获了鼓舞与感动。
后者的反馈正好应和了制作者的初衷:所谓“生活万岁”的本质就是——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他们希冀着这样一部作品,也许可以为被囚于自己生活中的人,送来一点点光。
4
无名之辈
×
邓讴歌(配乐)
陈粒、尧十三(插曲)
2018冬季的票房黑马。导演是有着多年话剧与舞台剧执导经验的饶晓志,因而我们能在片中看到一些话剧式的表演,和只需小场景就能实现的强烈戏剧性。尽管有煽情不够克制之嫌,但是这样相对走心的小人物故事,观众非常买账。
陈粒的《光》和尧十三的《瞎子》,分别出现在片中两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将情绪烘托上了制高点。
影片配乐由老牌吉他手兼音乐制作人邓讴歌操刀,以下是科普时间:邓讴歌作为中国初代摇滚乐手,早在1989年便成为面孔乐队初创成员,1994年担任何勇的吉他手在香港红磡舞台上贡献了精彩表演。后来与陈劲(后加入“二手玫瑰”)、单晓帆(汪峰“鲍家街43号”、窦唯“不一定”乐队鼓手)、窦唯共建“译”乐队,推出《幻听》、《雨吁》两张专辑。
在陈劲和窦唯相继退出后,二人阵容的“译”乐队尝试了更为纯粹的电子音乐,并推出专辑《E-01》,成员也开始更多地涉及幕后制作。之后的几年里,邓讴歌先后担任郑钧、朴树、王菲的歌曲制作,并分别为2005年上映的《看上去很美》(改编自王朔同名小说,主角是大家熟悉的方枪枪)和2010年的《人在囧途之泰囧》制作了配乐。
就在大家以为“译”乐队已经不再活动的时候,他们在2011年跟窦唯合作了《口音》,五年后又合作了《间听监》,在这两张专辑中进行了更加多样化的声音实验。
这次邓讴歌为《无名之辈》所作的配乐,可以视为电吉他旋律对应不同情绪场景的编排示范。与此同时也展示了相对成熟的配乐思维,避开了一些音乐人有可能会犯的喧宾夺主之忌,百分百为剧情服务。
尽管插曲配合剧情高潮出现而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但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如若没有配乐的承托,整部影片将会干瘪许多,这就是配乐的神奇之处。
歌曲篇
5
西虹市首富
翻拍自美国喜剧片《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一部建立在 “一夜暴富,如何花钱”这一主题之上的传统喜剧。主创人员来自开心麻花。除了励志线有点尬,爱情线有点无力以外,大部分观众还是能笑出来。
左小祖咒和范晓萱为影片合作了片尾曲《你之所以是你》。
6
一出好戏
黄渤的导演处女作。可以看出他确实想要拍一出魔幻现实主义的好戏,只是野心太大,想法太多,既有荒岛求生,也有人情冷暖,还有几种社会制度的探讨,最终导致一些情节设置太刻意,观感略生硬。但平心而论还是要强过那些一心圈钱毫无诚意的爆米花电影。
影片选择了窦靖童那支富有迷幻意味的《Island Love》作为片尾曲。
例外篇
7
动物世界
改编自日本漫画《赌博默示录》,作为漫改电影绝对是合格的,除了开场铺垫过长,人物表演、动作、特效和场景设计都说得过去。最大的遗憾是上映档期撞上了《我不是药神》。
在动作片和游戏领域颇有声望的作曲家Neal Acree(参与过《机械师》、《魔兽世界》、《守望先锋》)与电子音乐人Michael Tuller共同完成了这部影片的配乐,展现了相对成熟的配乐技巧,电子乐与摇滚元素表现亮眼。
这部的作曲家和配乐都不属于华语小众音乐范畴,强行乱入完全出于个人偏好。
期待篇
(以下两部没有在大陆地区正式上映)
8
范保德
×
雷光夏/侯志坚
雷光夏与侯志坚在《第三十六个故事》之后的二度合作,台湾地区上映后对原声的评价不错。
9
大象席地而坐
×
花伦
现实远比电影残酷。
虽然已有很多人看过,但严格来讲都是非法资源。
无论多么不可能,还是期待它有一天能够在大陆正式上映。